学生越来越多了。在贾老师的课上,也不是没有批评:“不对,应该这样读??”“你写的字没有你的人漂亮。”“你写得很好,但读得马马虎虎,以后要多练习读,”他表扬得恰当,让人如沐春风;批评得得体,令人心服口服。苏静老师讲述的诗词背后的故事,让我叹为观止,几首耳熟能详的古诗,信手拈来便侃侃而谈,素不知却蕴藏着那么多缠绵悱恻的往事,应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苏老师浑身散发着古典文化的气质,值得学习的是她曾经为更广博的走进诗词,曾独自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踏遍名山大川,追随历代诗人留下的足迹,寻访诗词歌赋背后的故事。张局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建设性思维对工作有着指导意义和积极作用,制度建设的三个过程更是令人敬佩。于永正老师的《爱如茉莉》重视学生的书写,注重学生的朗读,在朗诵中体会文本的内在情感。是堂情趣盎然、实实在在、以读为本的语文实践课。在课堂上,于老师不是肢解分析课文, 也不是抄词解句,更不是下定义,而是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展开想象,从而体会作者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印象很深的一段:师问:“眸子”的本义指什么?一名学生答:“指眼珠”老师说,换一下,指眼睛,眼中瞳仁。于老师还告诉学生“瞳仁”也可以写作“瞳人”。接着让学生用“眸”组词,第一位学生组了“凝眸远方”,于老师没听清楚,以为学生说错了,自己说出了“回眸一笑、明眸皓齿”两个词。“回眸一笑”仍然请了以为女同学到讲台前做动作,向于老师“回眸一笑”生动有趣,学生又记得牢。于老师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循循善诱,润物无声,于老师朴实无华、风趣幽默。在朴实的教学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他尊重学生,尊重文本;感悟到他吃透教材,每一处的设计都是精心的。不管做什么,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周益民老师的“诗与画的婚礼”,让我欣赏了另一种诗的形式,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