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种种视像》(Cryptesthesia:Visions of the Other),载于《美国符号学学刊》第6卷2/3期(1989),第209-219页。Р23 参看《谱像学》,第5-6、158页。Р24 阿尔图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收入《列宁与哲学》,Ben Brewster译(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1),第127-186页。本文下文引述出自该书。Р25 参看我在《谱像学》一书第165-166页对法语ideologues一词以及意识形态史的讨论。Р26 潘诺夫斯基的论文一开始以“Die Perspective als’symbolische Form”之题发表于Aufsatze(1927年),第99-167页。Р27 迈克尔·波德罗:《艺术的批评史家》,第186页。下文引文出自该书。Р28 斯奈德(JoelSnyder)敦促人们在这一点上应该谨慎,他争论说波德罗“误解了潘诺夫斯基做出的内在/外在的潜在区分。”斯奈德宣称,“过去的画家相信透视能提供一个‘绝对的观察点’。但是从新康德主义的、20世纪的艺术史家的观点理解透视,则会证明对我们而言它并不能成为特别有说服力的自然的声称。潘诺夫斯基把后者作为他研究透视的依据,并把内在观作为主要的不变的位置”(与作者的通信)。我同意潘诺夫斯基相信画家与谱像学家的“透视”之间存在这种区别,但是我以为,潘诺夫斯基的实践,他所选的例证,以及分析的模式又抵触这一点。问题并不在于潘诺夫斯基相信字面上理解的图像透视是普遍的超历史的常模,而在于这个模式是孕育于康德认识论的修辞中,这个模式具有其自身的所有喻形的和概念的内部结构(表层-深层、三维性、观看者与被看者关系的“主体/客体”范式)。Р视觉文化研究Р伊雷特·罗戈夫(Irit Rogoff)朱国华Р译伊雷特·罗戈夫英国伦敦大学哥登史密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