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用喇叭呼唤丈夫时观察到虫子落地的情形,发明了用声波来灭虫的新方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二。教授学生观察的方法 1.明确观察的目标和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容易被事物的强烈刺激或感兴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2.观察时要分清主次由于认识水平所限,小学生在观察中常常难以分清主次,甚至喧宾夺主。因此,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其分清主次,教他们掌握具体的观察方法和适当的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事物时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对有些对象也可以遵循“部分—整体—部分”的顺序,也可选择“近—远”“远—近”“上—下”“下—上”或“表—里”的顺序等。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学会全面、精确、完整地观察事物。 3.学会在观察中思考教师要鼓励、引导小学生在观察时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问题。同时,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于想象力,教师可以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感知的事物才会有血有肉。 4.记好观察笔记写观察笔记是锻炼笔力和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写观察笔记作为重要的教学要求,初学时,可随意一点,不必太拘泥于形式,目的是抓住观察对象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点的地方。在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事物进行长期观察。三。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仅仅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还不等于养成了观察的习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应该每天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物,写成观察日记。由每天写一两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一篇短文。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观察能力会不断增强,习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总之,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写出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