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硒对农作物影响的探讨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5KB

文档介绍
同植物的硒中毒症状有很大的差异,非聚硒作物生长在高硒介质中时,通常会表现为徒长黄萎病、叶片萎缩干枯、蛋白质合成下降、作物未老先衰等,而聚硒作物在吸收大量硒之后不会表现出硒中毒症状。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硒对小麦、黄瓜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硒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但浓度高时会导致作物抗逆境反应物质脱落酸(ABA)的增加,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甚至植物出现毒害症状;同时表明,外源6-苄胺基嘌呤(6-BA)对硒的毒害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所以说硒并不是越多越好。因此,对作物体中的硒含量应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硒对作物的有利作用。 4农作物中富硒的现状与前景硒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硒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全地满足人和动物对硒的需求,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是当前人和动物营养学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硒的生物转化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以亚硒酸钠作为动物补硒的直接硒源,其风险性大;从天然食品中摄取硒是一种安全的补硒途径。研究表明,通过食物链转化,从中获取适量硒营养是一条安全、价廉、可行的途径。一般认为,植物富硒比动物富硒效率要高,前景更为看好。依据植物对硒吸收积累的营养特性,通过农业技术措施,由植物吸收转化,经过食物链系统,调节硒的含量、价态和形态的变化,促进硒从土壤向食物链迁移,以更好地发挥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硒生物效应。因此,在技术上,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不同的生物提高硒的生物转化水平和分析测定技术,开发提取硒蛋白,为人体补硒提供条件;在理论上,还需对硒在作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机制、硒对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硒在土壤和植物体内迁移与转化、硒在食物链中的迁移与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应用上,加强硒在作物上的有效使用方式研究,做到合理施用硒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作物体内硒含量,特别是有机硒的含量,从而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