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通过狠抓县域信用创建,银、企间相互协作、恪守信用的意识明显增强,打造“信用县(市)”已成为全体公民和全社会自觉的行动。到2005末,各县(市)企业贷款到期偿还率都在95%以上;金融部门主动支持企业发展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县域信用等级也在不断提升。2003年、2004年大冶市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最佳金融信用县市”。目前,按照省政府有关金融信用地区评定指标,经我们对大冶市、阳新县2005年信用环境建设工作各项统计指标进行自评测算,均已初步达到金融信用地区标准,我市制定的达到全辖信用地区目标有望实现。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金融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尽管我市在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观念、体制、政策、管理等方面原因,我市县域金融环境和其它县域一样,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从目前县域金融机构网点设置来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集约化经营、扁平化管理,其经营机构在县域的设置呈收缩趋势。据统计,从2001―2005年的五年间,大冶市、阳新县共撤并金融机构网点76个。如中国银行于2001年9月份从阳新县撤出所有网点。从县域各金融机构存贷差来看,正在逐年增大。据金融统计表明,大冶市存贷比由2001年的57.91%下降到2005年的3.89%,阳新县从2001年的100.7%下降到2005的28.36%。虽然存贷比下降与剥离不良贷款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县域金融机构还有相当一部分存款没有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则基本上处于萎缩状态,县农发行和农行虽有一定投入,由于受其信贷管理体制约束,难以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而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农村信用社。从县域各金融机构上存资金来看,县域经济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