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在最小限度内的现实方法。2.人性事实。理想化师德要求教师成为圣人,具有圣人人格。但教师首先是人,现实的人,而不是圣人。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在除却了职业角色之后,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人之本性驱使他愿意选择并遵从己多他少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当某一教师个体的德性修养抗拒或不认同利他主义行为方式时,他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一种冷漠感;当他觉察到从这种职业劳动中无法获得他认为的最大化利益(物质的利益)时,便对职业就产生了疏离感和厌弃感,或勉强应付,或另图他业,利益驱动导致不良师德的出现。上面两大立足点决定了现实主义师德观的两大现实品格:1.道德底线定位。即把道德评判合理化的起点聚合到较低层次上,定位于维持公共关系这个基本生活层面,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侵犯等。其特点是在最低层次上设定标准,而渐次上升到较高德性,如助人为乐,再到最高信仰的理想主义,如舍己为人。师德高度的提升通常也伴随着教师角色的提升:公民、经师、人师。2.互助功利主义的嵌入。互助的功利主义是一种通过行为主体之间互惠合作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双方及社会功利的行为规范,互助既包括行为者增进自身利益的利己行为,也包括行为者牺牲自我利益的利他行为。其实质是一种义利平衡观。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在获得足够的外在利益的基础上,同时有效地实现他人或群体的价值目标。二、理想与现实的统合:可信而可爱的师德观新的时代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的师德观念。教育实践的经验表明,任何单一向度的师德价值取向都是片面的、不成功的。这种师德观或让教师力所不及,或让他们从心理上拒绝接受。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观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即一种可爱又可信的师德。它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的规范需要。这种新的师德观要完成理想与现实的统合,其构建就应该符合以下三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