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控制、季度预拨、年终决算、超支原则不补、节余留用”的方式进行结算。(一)总额控制经办机构按县域医共体服务人口(目前以乡镇参合人口为准)乘以人头费用标准即为该县域医共体的年度总额控制费用数。经办机构按县域医共体服务人口当年筹资总额提取省级风险金后的95%核算人头费用标准。县域医共体人头费用标准=参合人员年度筹资标准×(1-年度风险基金提取比例)×95%;2015年人头费用标准:480×(1-10%)×95%=410元(四舍五入取整)。(二)季度拨付经办机构审核后由财政部门按年度预算总额控制费用额分季度拨付给县域医共体,并从季度预拨付资金中提取20%作为调节基金。季度结算结束后进行季度考核,视季度考核结果将季度调节基金按20%-80%拨付给县域医共体,其余调节基金一并纳入年终结算资金。(季度考核分值在69分以下的,拨付季度调节基金的20%;分值在70-79分的,拨付季度调节基金的40%;分值在80-89分的,拨付季度调节基金的60%;分值在90分以上的,拨付季度调节基金的80%)所有试点辖区参合群众经经办机构办理的补偿费用,一律从县域医共体预拨资金予以扣除。(三)年终结算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新农合办对县域医共体进行年终考核,年终考核合格的视考核情况将调节基金剩余资金拨付给县域医共体。对因客观情况(实施方案调整或其他政策调整影响资金使用的情况)造成超支的县新农合办根据实际情况从风险金中给予适当调剂。二、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与参合群众结算办法(一)县域医共体辖区参合患者的合作医疗的结算县域医共体辖区的参合患者的合作医疗报销工作一律按照实施方案由县域医共体医疗机构负责报销(含大病保险补偿)。1.省、市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患者:县域医共体辖区患者在省、市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后,出院后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结报,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