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学生在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我班有一位姓潘的女生,父母对她娇惯时捧在手里怕化了,但是当父母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当孩子学习不称心时,当孩子不听话时,就对孩子大打出手,以至于孩子性格孤僻,无意识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同她的交往和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对自己的父母积怨很深,并在自己的日记中痛骂父母,措辞令我很吃惊。对于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我和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她父亲通报了孩子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一起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交谈中孩子的父亲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时过于简单,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于苛刻,以至于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谈话后表示与教师一道教育孩子,几天后,学生找到我,说父亲对她和蔼了许多,她也认识到父母也是对她好,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孩子懂事了很多,性格也开朗起来,上课也开始精力集中了。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