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艺术第五册《侗家儿童多快乐》说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56KB

文档介绍
渐进的学习过程,就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再说说生生合作。二声部合成中,我激励大家:谁能代替老师与大家合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唱得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与大家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目标:能当“小老师”的学生由少至多,逐渐达到二声部均衡。教师在其中起提示音高、调节、调控声部的作用。4、创编律动、加深体验。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体验方式由节奏、演唱发展到动作,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用个性化的律动来感受、表现二声部不同的韵律,具体过程是这样的:老师先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欢快的主旋律,舒展的派生旋律,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个性化的律动,并对创编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互相取长补短。新课标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因此,创编动作重在尊重体验,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不必过分追求表演动作的完美、好看。5、演唱全曲、升华情感。体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升华情感。6、艺术综合、拓展延伸。建筑和音乐一样,同属于艺术范畴。本环节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侗族独特的服饰、乐器、建筑,重点介绍:鼓楼和风雨桥。最后再拓展:“鼓楼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承侗族文化的场所。每逢节日,侗家儿女们就在鼓楼前唱大歌、踩歌堂。踩歌堂是一种边歌边舞的群众性艺术活动。瞧,他们唱得、跳得多高兴啊!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赞美家乡、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也用今天所学参与其中吧!引导学生再次体验歌曲的和谐美,人与环境的和谐美。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点击)让孩子们边唱边用声势感受歌曲的齐唱部分,(示范)合唱部分则用刚才自己创编的动作再次进行体验,在这边歌边舞的活动中,本节课的艺术教学也达到了最高潮。总之,本节课中,我通过不断地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在初步感知——对比发现——多次体验——全身参与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