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北部,-28℃,相差约50度。2.一月0℃等温线,东段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二)夏季气温教师:出示“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提示:1.找出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4℃以上的地区。2.找出七月份平均气温在8℃以下的地区。学生:读图,回答相关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分布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前预习,掌握本节课基本脉络,教师了解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后面教学重难点把握提供依据。引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讨论,总结特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1.24℃以上的地区约占我国的一半以上,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2.8℃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学生: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国夏季气温特点。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课堂活动:利用电子教材中案例寒暑假,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的外婆家。仔细观察一路上小明服装的变化。感知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三)、认识温度带读“我国主要温度带分布图”1.结合地形,说一说各温度带的分布范围。2.指出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撰写学习笔记,小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教师: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还有一些,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总结。课堂活动P33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提示学生小结本节所学知识。三、作业布置1.必做题:单项选择题新学案课堂达标训练1、2、3,综合题第七题。能力提升:1、2、5,2.选作题:综合能力提升第9题通过活动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笔记”环节,学生能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记录的学习习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做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