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鸭头丸帖赏析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18KB

文档介绍
中,“鸭头丸”、“见”四字用行书,“故不佳”、“与君相”六字用草书,“明当必集”“当”五字行中带草,显得风采多姿,活泼灵动。“当”字,以两点借代下半部的“口”与“田”,简洁生动,而且笔笔相连,姿态俯仰呼应。“集”字的写法更是绝无仅有,上首的三横与下面的长横连起来写,最后把上下一竖贯通,十分简便流利......纵观《鸭头丸帖》,用笔如龙驭凤,似云行空,隐现变幻,奥妙无穷!神韵流美自然,令人叹服。秦效颇.论王献之[J].2003(2):1-2. 唐代张怀瓘《书议》说:“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围.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为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张怀瓘.书议,书断·上.[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参考文献:[1]房玄龄.晋书·王献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2]张怀瓘.书议,书断·上.[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3]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秦效颇.论王献之[J].2003(2):1-2.[5]安林.王献之书法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这种风格,被后人称为“一笔书”。《鸭头丸帖》就是王献之这种书体风格的代表之作。《鸭头丸》笔法墨采飞动,气势充沛,上下笔笔相联,就是其中有不连笔的字,而笔势仍相衔接,可以看到前后呼应的笔意和笔法上的丰富变化。王献之的“一笔书”,并非是要通篇一笔写完,而是指笔断处意不断,甚至在换行的时候都不问断,所谓一气呵成。俗话说:“书者,心画也。”书法是书家性情和功力的表现,是书家心血的结晶和心灵的写照。从王献之这幅挥洒自如,奇伟狂放的字帖中,断然可以想象出书家情驰神怡之际,信笔所至,将满腔激情溢于毫端那一幕动人场景。注释: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