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析我国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能实现。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首先,农业的长期滞后必然使我国还不十分强大的工业体系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其次,就业、户口等政策与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固化,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结构的转型速度大大放慢。由此可见,只有对农村社会保障对象进行科学划分,为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建立适合自己的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割断他们与土地的联系,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社会转型。Р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贫富差距作用不大Р从实施状况看,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方案》的主要参保对象是务工、经商人员。虽然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保费越来越高,但由于经济承受能力不足,收人最低、最需要保障的农业从业人员参加保险的却不多。这样,由于再分配最重要的客体的缺失,社会保障无法充分发挥它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职能,对缩小贫富差距作用不大。另一方面,由于《方案》仅覆盖在部分地区,农民更愿意在保险覆盖的区域内流动。这样,经济发达的、能够推行养老保险的地区能够吸引愈多的人才,而经济欠发达的、未推行养老保险的地区人才日益流失,业已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严重。社会分配不公平是不稳定的终极根源。现行《方案》不仅没有缓和这种不公平现象,反而加剧了差距的扩大,对社会稳定十分不利。Р二、我国当前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方式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由于地域、贫富水平上的差别而呈多层次、多元化趋向,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Р家庭养老的方式Р作为一种传统的、持续了上千年的反馈养老形式。它至今还发挥着农村养老的根本功用。其方式包括老年人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或积蓄自养、靠子女供养、配偶供养以及非直系亲属其他来源养老等等。这种养老形式由于能够体现人们之间的亲情关系,能给予老年人的全方位的生活感受包括生活照顾及天伦之乐等。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