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文化意蕴,彰显独特的审美价值。3、散文化的语言描写,追求散淡的叙述风格,让作品有厚重感。简洁、清逸的语言风格如:心事也是无声无息的心事,被月光浸透了的,格外的醒目,又格外的含蓄,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子。那月亮西去,将明未明,最黑漆漆的一刻里,梦和心事都偃息了,晨曦亮起,便雁过无痕了。——忧伤细腻的笔触笔触缠绵细腻,使“心事”富有生命力,语言极富表现力,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融入作品所营造的唯美意境中。又如:是最后的出场,所有的争取都到了头,希望也到了头,所有所有的用心忽然动力,都到了终了。——每一句都暗含寓意,蕴含了王琦瑶一世的繁华与落寞。回忆特征,从作品中可以清晰窥见她人生的轨迹。王安忆的作品虽说浅显通俗,但并不粗俗和肤浅,而是洋溢着深浓的上海文化气息,看似漫不经心叙述,它营造了一种氛围和意境,形成了王安忆小说语言方面的散文化和独特性。按照生活“本来的原貌”来描写的《长恨歌》中文字淡雅、质朴,构成一种舒缓、随意且疏中有密的散文化语言的叙事风格。这些密集、有美感的散文化语言,既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也是艺术上的独特表现,字里行间流露着真切细腻,使作品中的人物的心思静静地流淌,与读者产生共鸣。《长恨歌》是一部史诗般的文学作品,这部小说给王安忆带来巨大声誉和影响力。王安忆就在她《长恨歌》的吟唱中舒展胸怀,开辟出自己的文学路径,也为中国当代文坛添燃了一支烛火。有学者认为,《长恨歌》在创作上与张爱玲和海派小说有着一种承传和对话的渊源关系。《长恨歌》见证了王安忆多年的创作历程,希望王安忆在以后的创作中为读者奉献出更出彩的作品。参考文献:1、《长恨歌》作家出版社。1996年2月。2、王安忆: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文学报2006-10-263、温儒敏、赵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2002年1月第一版。4、李平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2003年8月第一版。5、网络资料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