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穷人坐视不救,而是想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废除教区法。目的是还英国下层农民以行动和迁居的自由。这样,受价值管理和劳动力供求规律的支配,劳动力的价格将在劳动者有意识的流动中随需求的增加而上扬,从而达到通过自立谋求脱贫的目的。第二,鼓励开垦新土地。尽最大可能鼓励农业的发展,以缩小农业劳动者报酬与工商业劳动报酬的差额,从而改善农业劳动者的生活景况。这样,农民的安居乐业也就可以期待了。第三,马尔萨斯主张各地可以为极端贫困的人设立济贫院。马尔萨斯懂得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道理。但在马尔萨斯的思想中,“吃白饭”始终是可耻的,所以他主张凡能工作者都应劳作,哪怕采取强迫手段。马尔萨斯反对济贫法是因为他认为,济贫法会产生它所养活的穷人,因为它会迫使更多的人依赖救济为生,并且削弱了普通人储蓄的能力与意愿,从而削弱了人们节俭勤勉度日、追求幸福的强烈动机。因此马尔萨斯反对的不是济贫法的动机,而是所产生的实际效果。Р建议Р1提倡系统研究,坚持客观真理Р中国对马尔萨斯的研究与批判,过去以经济学界为主流,多从经济学或政治阶级视角把马尔萨斯的各个观点单独出来进行批判或研究。但是不同的学科自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亦有不同的验证体系。一种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上也许是对的,但有可能违背了人口规律;相反,在经济学上被否定的理论,也许从人口学角度上看是正确的,因为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口运动也有一定的内在机制,仅仅简单地、直观地认识人口问题必然导致错误,Р2还原历史语境,公允评价前人Р马尔萨斯作为“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囿于他所处的语境,无法摆脱时代或阶级的局限性,因此,对马尔萨斯的解读,易语境化、历史化,并置于当时社会历史的“场域”之中。作为一个特定“场域”中的个体,处于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其思想智识不可能不受他当下“文化场域”的相互作用而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地影响着其理论的运作与形成,难免会有错误,难免会受到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