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的发展Р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成为行为主义诞生的标志。Р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次提出“行为治疗”的术语,精神病学家沃尔普把行为治疗技术系统应用到治疗病人的临床实践以后,极大地推动了行为治疗的进一步发展。Р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出现,使行为治疗作为心理治疗领域中一个独立的体系与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得以广泛地推广和运用起来。行为治疗在整个心理治疗领域中被誉为第二势力。Р第二节 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Р它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即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Р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和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Р一、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强调条件化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及其后继反应规律,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狗对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反应能力通过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声音)的结合,使狗对中性刺激物(声音)也产生相同于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反应,也就是说.形成了条件反射。Р消退:要想让一个新的条件反射持久存在.就得持续地把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结合起来.否则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削弱直至最终消失。这种条件性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做消退。Р泛化: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发出同样的条件反射,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射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现象称为泛化。Р二、操作条件反射Р1.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卫称为操作行为理论。Р2.强化是指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包括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Р3.正性强化是指增加正面的奖励、报酬、赞扬或感谢等作为行为矫正的一种手段.又称为正强化。Р4.负性强化是指以减少(负性)反面的惩罚、剥夺、批评等作为行为矫正的一种手段,又称为负强化。Р5.“惩罚”是指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一定的具有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如批评、罚款、剥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