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构想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生活中的体验与领悟,而非课堂上的讲解与传授。地方性课程基本的呈现形态应是实践性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纯教材化。地方性课程需要有自己的呈现方式和载体,它总是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给人们。它就在生活中,鲜活、生动、丰富、多彩。倘若用单一的文本教材来呈现,用教材的话语来叙述,势必抹杀掉它鲜活的特性,甚至扼杀了它原本的生命活力。当然,既然是课程,就必须对原生态的知识和问题加以梳理和适当的概括,赋予它课程的意义,使得地方性人文资源拥有知识这个载体。因此,地方性课程并不一概否定文本,编写一些教材也是课程的应有之义。但是,这样的文本应充分保留生活的鲜活性和情景性,具有召唤力,形成情景的召唤力结构,即以暗示、启发、激励等方式,使学生对地方文化、地方性问题产生关注的敏感性,并保有改变现状的创造活力。Р 《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既要为贯彻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找到一个新的入口,使柳宗元诗文教学与柳州文化有机融合,更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感知力和抽象思维力,因此,将柳宗元诗文中能为中学生所理解和消化的作品按适当的体例编成教材,指导学生诵其华章,进而体悟柳宗元的特殊际遇与情怀,并在此基础上迁移、隅反,做到贴近高中学生的阅读实际、生活实际、思维实际;将本课程纳入综合性学习的范畴,把地方性教材的建设与诵读、征文、参观、采风、摄影、旅游等课外活动的开展联成一个互动的整体,以柳宗元经典诗文特别是有浓郁的柳州地域色彩的文本为载体,着眼于普及,与综合性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相交融,这样的教材编排设计就足以凸显这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了。Р 编者注: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广西高中课改背景下语文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总课题负责人为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马国军,课题成员有覃方确、曾晶、唐兴华、邵莹、曾懿、黄超华、陈升世、黄明杰、李嘉图等。其子课题研究仍在进行中。Р (责编白聪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