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85 |  大小:547KB

文档介绍
级支流,是川藏公路上一处特大灾害性暴雨—冰川型泥石流沟,主沟长18.75km,沟床平均纵坡128.2‰,流域面积86.1km2,年平均流量9.27m3/s,年最大洪峰流量61.04m3/s,年径流总量2.924×102m3,流域呈哑铃形,最高海拔5828m,最低海拔1913m,相对高差3915m,上游区发育着一条面积23.8km2的现代季风海洋性冰川,冰川储量3008.1×106m3,折合水量2707.7×106m3,该冰川属活跃冰川,具周期性快速运动的特点。Р5)水文地质条件Р地下水类型依据含水介质、埋藏条件及水运动特征,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堆积物种的孔隙水和沿片麻岩、片岩节理裂隙水发育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补给的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Р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区内第四系崩坡积体和冲洪积层的孔隙内。现代河谷和河流阶地的冲洪积砂卵石中地下水一般比较丰富,受大气的降水、地表水体的补给,向低洼处径流,向河谷底部水体排泄;坡体中的孔隙水受地形和季节影响变化大,相对较为贫乏,主要受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以蒸发、泉水等形式排泄等。但该地层孔隙水在径流过程中引起浸泡土体,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加大土体重度及浅蚀等作用,即成为区内局部地段形成坡面滑塌的主要原因。Р基岩裂隙水,基岩中断裂及节理裂隙非常发育,沿着断裂带赋存了大量的基岩裂隙水,多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流量变化大,不均一。基岩裂隙水的补给源主要有冰雪融水、孔隙水、地表径流水及大气降水。山体上部浅层岩裂隙水的冻融变化和山体下部基岩裂隙水的动水压力进一步加固了表层岩体的风化,为崩塌和坡面碎落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推动作用,使其活动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Р根据水质分析成果报告:地下水类型为HCO3—Ca型,依据规范判定,地下水一般对混凝土无腐蚀。地表水类型为HCO3—Ca型,一般对混凝土无腐蚀,仅易贡藏布之江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