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夏朝的民族政策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40KB

文档介绍
但凡与夏王徽的人们具有共同民族特征的诸侯国的人都会接受夏这个族称, 并把自己视为夏族的一部分。以后商、周、秦汉各代, 虽然自称商人、周人、秦人、汉人, 但同时也接受和继承了夏族这个统一的称谓。这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分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时所言“在相当早的时期, 距今三千年前, 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 被称为华夏, 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 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人了这个核心。Р”从夏朝的战争结果看, 其战争政策亦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夏族统治者通过军事上的巨大优势, 为夏朝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扩大了夏族在各族中的影响和作用, 使其当然地成为民族聚合的中心。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之一, 是统治民族应用国家机器, 实施民族征服战争, 用暴力手段征服和兼并其他的民族和政权, 把自己的统治势力扩大到力所能及的最大范围, 这是阶级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事。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 总体的和最终的结果, 不是导致各民族的日益对抗和分裂, 而是由分裂到统一, 在统一中有分裂, 最后是趋向于越来越巩固和越来越广泛的统一。夏朝的民族战争政策, 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一规律来构成和发展的。Р综上所述, 由于夏王朝要以“天下共主”的地位来“王天下”, 当然要尽可能地与其他民族进行交往, 并通过其民族政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 恩威并施地、最大限度地对其他民族和方国施加影响, 以实现直接或间接的统治或控制。而其他民族和方国出于对夏先进的经济文化的钦慕和政治优势的畏服依附, 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夏为中心, 形成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 基于中央王朝与周边民族和地区的相互依存, 基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日益接近、互相吸收和共同发展, 就以夏为聚合中心, 在相应程度和范围内实现了民族融合, 并为华夏民族的最终形成和秦汉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