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课程与教学论》自制读书笔记(完整 重点)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126KB

文档介绍
不足;Р③、教师知识缺乏;④、学科结构障碍;⑤、评估难。Р★13、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Р①、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Р②、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Р③、开发综合性评估形式;Р④、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Р★1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Р①、分科强调单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强调学科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Р②、“学科分化”和“学科综合”趋势都突出,如“分支学科”与“边缘科学”、“系统论”等,无法相互取代;Р③、两类课程组织形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Р★1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Р①、价值观看“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Р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Р③、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缠缚一,成为个性化课程有机构成。Р★16、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关系:Р①、螺旋式课程是一种更高级的课程组织形式;Р②、直线式课程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关注不够;Р③、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适应性;Р④、螺旋由直线发展而来,两种组织方式难分开。Р★17、“隐性课程”的特点:Р①、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Р②、影响具有持久性;Р③、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Р④、内容既可是学术性的也可是非学术性的。Р18、怎样开发“隐性课程”?Р①、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Р②、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Р③、开发与实施者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设计;Р④、开发与实施者要有选择地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升自己对课程话语的理解。Р★19、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Р①、在性质、特点、或能方面各不相同,显性课程有计划、预期,隐性课程则相反;Р②、存在内在联系,显性伴随隐性,隐性不断转化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