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09 |  大小:7943KB

文档介绍
(1)课件出示例2题目。Р学生自读题目,教师提问:“节电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Р生3:“节电二成五”表示减少25%。Р(2)师:怎样计算?根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后口述,教师板书算式。)Р350×25%=87.5(万千瓦时)Р350-87.5=262.5(万千瓦时)Р师补充:“节电二成五”也表示今年的用电量是去年的1-25%=75%,所以还可以列式为350×(1-25%)=262.5(万千瓦时)。Р(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Р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Р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出节约的用电数量,再用去年的用电量减去节约的用电量。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今年的用电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求出今年的用电量。Р【巩固训练】Р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Р2.完成教材第13页第4、5题。Р【课堂小结】Р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Р【板书设计】Р成数Р“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Р“一成五”就是十分之一点五,改写成百分数是15%。Р例2:方法一:350×25%=87.5(万千瓦时)Р350-87.5=262.5(万千瓦时)Р方法二:350×(1-25%)=262.5(万千瓦时)Р第3课时税率Р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Р【教学内容】Р教材第10页例3Р【教材分析】Р应纳税额的计算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教材首先说明纳税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了主要的几个纳税的种类,应纳税额及税率。Р【学情分析】Р学生在生活中对“纳税”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纳税的意义并不了解,对纳税的计算更加陌生,因此教学时应使学生明确什么叫税率。如何计算应纳税额。Р【教学目标】Р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要意义。Р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Р【教学重难点】Р重点: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意义。Р难点: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Р【教学准备】РPPT课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