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这样的歌声一定是充实的、感人的。因此,深刻理解作品背后的人文环境,理解作者的意图,对于作品德演唱具有重要的意义。Р在学习、演唱这首歌曲时,要特别注意感情的把握,要去抒发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心和一种充满希望的有美好未来的民族形象。所以我认为要投入到歌曲情感中,我们的表情与身体要不自觉地随着心中感情而动作。例如:当演唱到“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时,想到诗人一直在为民族歌唱的,从嘹亮的声音歌唱到声音嘶哑,甚至声音嘶哑了他还在为民族歌唱,所以我认为声音控制要深沉一些,这样情感比较坚定执著。当演唱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时,感情慢慢加强,气息量增大,去表现一种反抗,表现对列强的抗战一直进行着,一直没有停止过。接下来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演唱时声音和前面比较突然减弱下来,从一种哭泣的状态慢慢过渡到肯定的歌唱语气。这是一个饱经列强凌辱的民族,这是一个永不气馁坚决反抗的民族,这又是一个有着美好未来的民族。这是一个成熟伟大的民族,所以诗人青会深沉的爱这土地,所以演唱这首歌曲时要充分表现出词曲者的丰富感情。这使我感受到中西方的音乐审美丝毫没有矛盾,不论是演唱那种风格、那种国家的声乐作品,最后还是情感的突出表现才能够打动听众。“以情带声”必须用真情实感,若是情之所至,感于物而形之外,那么这些外形动作又有何不妥呢?其实真实自然的体态表现只能帮助带动表演者与观众共同进入音乐,而机械教条主义的教学反而会误导了人们对音乐本质的认识。Р2.3字正腔圆Р “字正”与“腔圆”是歌唱中一对不能割舍但又对立统一的孪生姊妹。近年来中国声乐界对于它的研究和争论大致出于两个目的:第一,论证“字正”“腔圆”在声乐艺术实践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第二,从心理审美的角度,探寻演唱中外声乐作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