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分析“形”与“神”的“契合点”。主要有:①联结上下文,②充实文章内容,③深化、升华主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Р分析概括时要找准信息区间,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注意答题的全面、准确。Р (2)分析概括次要物象的作用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Р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太子燕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风中轻吟。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Р(节选自张弛《心中的芦苇》)Р3.“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Р答案①是串连事件的线索,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③芦花见证、记录、蕴含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④表达了同情和崇敬的感情。Р精要点拨Р对于次要物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物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Р①对文章结构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Р②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a.对内容的充实作用,b.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c.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Р③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