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已形成了一整套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但由于农户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肥料、农药的安全使用,新品种的引试,以及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土壤的保育等认识不足,导致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稳定性差。Р 3 对策建议Р 3.1 加大政策扶助力度,实现产加销一体化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采用招商引资、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地加工企业来我县投资办厂,鼓励本地民营企业积极创办芦笋加工企业。形成适合市场需要的新鲜、速冻、冻干、冷藏和罐装等产品,实现芦笋的周年供应,形成产业聚集优势,进而把芦笋产业链延长,全方位推向国内外市场。Р 3.2 建立新品种引试基地推广优质芦笋品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改杂交二代芦笋种子为杂交一代、改露地栽培为设施栽培,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应用,通过3~5a培育,逐渐淘汰劣势品种,示范推广适销对路品种。Р 3.3 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市、县、镇、村技术一条龙服务,将芦笋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贯彻到每一个基地、每一个种植户,实现芦笋生产的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特别是将芦笋产业与崇明生态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政府部门根据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管技术体系,以实现芦笋产业的良性发展。Р 3.4 落实惠农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崇明芦笋产业的稳步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对从事芦笋生产的年轻人员在培训、科研、技术、基地建设、资金、保险、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扶助,确保其经济效益,以实现芦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Р 3.5 培育专业合作联社,实现规模化生产将现有30多家以芦笋种植为主的合作社和1 000多户芦笋种植户联合起来,形成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统一品牌、统一供应、统一质量、统一收购、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形成一个拳头产品,实现产、加、销一体的产销模式,实现产量、质量、效益的最大化,确保芦笋产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