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论与方法,中华传统政策思想。从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公共政策学在中国大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很少有人涉足到成为显学的过程。今后努力的方向是:第一,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第二,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第三,重视本土资源;第四,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Р Р第四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Р1、对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等词语的含义进行辨析。公共政策学文献从哪些不同的侧重点来定义公共政策?本书的“公共政策”定义及其内涵是什么?Р决定: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的“作决定”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作为其结果的“决定”则是在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一种。决策:决策就是从多个可能实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优化出最佳方案。对策:其基本含义就是应对的策略或办法。政策: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一般意义上的决定、决策、对策、政策,具有共同或共通的含义;而特殊意义上的决定、决策、对策、政策,即当主体被限定为国家、政府、公共权力机关时,指的都是公共政策。Р公共政策学文献在定义公共政策时的侧重点有:侧重于政策主体、侧重于政策方案、侧重于政策结果、侧重于综合。Р本书认为,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内涵有如下几点: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权力意志的表现。第三,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