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回与后回保持连续性。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Р13.四大奇书是指明代的四部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其题材范围依次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故事、世态人情,这四部小说的形成次序、成书过程、结构特色具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这四书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Р14.拟话本是仿拟话本小说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入话”,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创制的。最早的白话短篇拟话本似当不迟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期。Р15.“三言”的编著者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三言”每部四十卷,计一百二十卷,一百五十万字。“三言”是冯梦龙的编纂之作,只有一部分是自己创作;“三言”每篇的篇名为单句,与“二拍”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Р16.“二拍”的编著者凌濛初,“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二拍”仿“三言”体例,每卷四十篇。“二拍”基本上是凌濛初一人创作; “二拍”的篇名为一联,这是凌濛初有意区别于冯梦龙“三言”的地方。“二拍”的素材,除当时社会流传的故事以外,主要是“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睹听、佐谈谐者,演而畅之”者。与“三言”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Р17.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发源于宋元南戏而带有浓厚的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形式,伴随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发展起来。这种戏曲拥有较为庞大的体制与完整有序的结构,描摹生动丰富的人物和瑰丽多彩的画面,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以《牡丹亭》为代表作。Р18.是指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昆山腔是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