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设施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园区管网,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才能排入板桥河。采用集中供热,生产、生活煤气化、电气化,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中,保持大气环境质量;按规定预留绿化带,对噪声源进行治理。Р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Р 一、供水规划Р 1.园区用水量预测Р 合肥市近期建设规划确定:市人均生活用水标准为350升/日(包括公共建筑用水),城市工业用水水平为10吨/万元产值。Р 生活用水:规划考虑产业园内公共建筑较少,人均生活用水标准应低于城市标准,取300升/日。生活用水量为300升/日×90000=3900吨=2.70万吨/日。Р 工业用水:10×68.4×104/365=1.87万吨/日。Р 市政及绿化用水,约占园区用水总量的1%;管网漏损及不可预见用水,约占园区总用水量的10%。Р 园区总用水量为5.07万吨/日。Р 2.供水工程Р园区供水引自城市自来水管网系统,规划增设自来水主干管,并根据需要在园区内配设加压站、贮水站等设施。远期以大房郢水库为水源的六水厂建成后,城市管网可保障园区发展用水。园区供水管网采用环状埋设,提高供水的可靠性。Р 二、排水规划Р 园区排水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Р雨水排放依据自然地形,分片收集。全区雨水分三片收集,由三个出水口排出。①电厂东路以北、太和路以东片,雨水由荣事达大道、下塘路、北站路汇集至电厂东路,向东排入板桥河。②电厂东路以南、太和路以东片、雨水由荣事达大道、下塘路、北站路汇集至淮北路后,沿北站路向南后排入板桥河。③太和路以西片、雨水由蒙城北路、双墩路、太和路汇集至淮北路后,排入黄桥南侧自然水沟,最终排入板桥河。Р 污水排放采用分片收集,以电厂东路为界;南北两片均由太和路、荣事达大道、北站路主干管截流汇入电厂东路干管后,汇入铁路东侧的蔡田铺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再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