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文献总结论文(共2篇)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61KB

文档介绍
两虚型就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来养肾固本;对于血瘀型患者宜用黄地吉仙汤加活血类药丸进行治疗;此外,还用食疗和运动进行配合。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Р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血糖、尿糖稳定降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有效:血糖、尿糖降低有较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有改善,并发症较少;无效:血糖、尿糖没有变化,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21d内降糖为有效,否则为无效。Р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Р2结果Р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降糖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Р3讨论Р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属于“消渴”之症,其致病原因既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后天饮食控制不当、劳累程度大等多种情况。从发病原因来看,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依赖性强,对于这类患者,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目前中医药对这类患者尚无明显的治疗效果;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的依赖性不强,可以采用中成药进行治疗。主要的病症表现为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尿糖、口干舌燥、易饿多食、饮水增多、多尿以及全身乏力。中医辨证其病机为阴虚气亏,其病位主要在脾肾,可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以及血瘀型;在病变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脏腑受损或经脉瘀阻等一系列并发症。历来中医认为,糖尿病除了有消渴之症外,还兼有中满和内热,因肾脏的不足影响了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使得肾虚气亏;进而导致机体调养失衡,影响了全身的各系统的功能减弱,使得身体乏力,气郁成痰[4]。Р由于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采取的是治养同施的方法,其有无副作用,标本兼治的功效。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