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陈嘉映:烦、操心、关切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神好,虽说烦忙烦神的意思还显豁。另一条是选用通俗些的语词,操心、操劳、操持都够通俗,可是事难两全,“操心”这个词面孔太过平俗,不像“烦”字那样有力动人。再有一条是尽可能选用双音词,因为我们翻译给现代人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体。操心是双音词而“烦”不是。然而这样一来,e了。最后,我们不愿擅改前人传下来的译法。Р“烦”甚至“烦忙”,已经不少人听惯用惯了。然而,传统什么时候就形成了?是否已经形成?我们不是该趁传统还没有固定的时候,及早纠正将要固定下来的不妥之处吗? Р    以上罗列了哲学翻译的几种难处,但最后还是让我们回到概念本身。 Р    e,其独特之点显而易见。西方传统在规定人的时候,过分突出了理性和认识,而海德格则强调关切、关心。不关心,就谈不上认识,谈不上认识得正确不正确。“关心”“操心”虽然用的是“心”字,却和认识没多大关系,也不只是一种心情;只要够得着,操心的人就会去做。e、e,提供实际帮助以解脱他人的困境。妈妈成天为孩子操心,主要指妈妈成天做这做那,不像哲学家那样,不做什么实际的事情,只是心忙。据此,海德格说“e ──即使只是通过褫夺的方式”(SZ,194页)。操心的人即使够不着,没办什么,也在想办法,心忙。e就“通过褫夺的方式”e。然而反过来,仅仅为别人做了事情不一定就是关心、操心,我们会说,“别看他每月给他妈寄钱,其实他对他妈一点也不关心,其实他从来不为他妈的病操心”。可见关心和操心不同于义务。义务把行动和某种理念联系起来,而操心关心则把行动和现世的情感联系起来。在以上几个方面,e都是一致的。e来标识此在的整体存在,标识人源始地是什么,这一选择具体而微地体现了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从康德的“理想哲学”到现代的“存在哲学”的转变。 Р     Р    注:本文以“Sorge及其翻译”为题发表在《读书》1996年第十二期上。后经过删改出版于自选集《思远道》。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