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试分析中外古代寓言故事差异及形成原因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8KB

文档介绍
们心术不正”而钱钟书先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他戏言“其实卢梭错了,寓言会把儿童引向更加幼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欺骗和狡诈远比寓言中的要复杂可恶的多,读了寓言,儿童反而会把生活简单化,因此不主张儿童去看寓言故事。”确实是,卢梭希望儿童保持自己的童心,不要被成人世界的教育过早污染,而钱先生则认为,儿童还是早早接触社会,看透成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以便保护自己不上当受骗。不是时代没有变,只是思维方式没有变,中国的孩子或者早慧,他们在小的心计上或许总是略胜一筹。Р总的来说,对于寓言的不同见解或者中外作品的这种对比和强调,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文化观念和进步特征,也有一个时代的社会弊端,从事寓言创作的作家们正是从自己生活的时代出发,用社会主流所灌输的思想基础,来褒贬社会,针砭时政的。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种种社会现象也发生着变化,但之所以有一些经典的作品和创作流传许久而不朽,正是因为这些作品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也同时符合人类各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道德准则。不管怎么考证或者研究,作品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后来的解读者,其阅历,看问题的角度,个人的喜恶偏好,无不影响着个人对作品的看法。在这样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很多人对流传已久的作品有新的解读和看法,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要求其不仅符合作品创作的时代,又与当今发展与时俱进,就难免有些苛刻了。这篇文章的探究一是为了对自己孩童时代不认真的阅读的一次补偿和完善,二来就是希望每位读者在阅读任何一部作品时都能探究其写作风格的形成原因,更好的了解作者与作品所处的年代,在对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了解不同文化的含义,更加完善自己的文化底蕴吧。Р参考文献: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年2月版本《伊索寓言》Р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年6月版本《中国寓言故事》Р 赵沛霖中国文学网《试探中国寓言的起源》Р 钱钟书《伊索寓言读后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