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上海话音系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6KB

文档介绍
形拉开,变为不圆唇形,就是[γ];[ɯ]与[u](乌)同部位,[u]圆唇,[ɯ]不圆唇,所以先发[u],舌位与开口度不变,把嘴形拉开,变为不圆唇形,就是eu[ɯ]。Рoü[ø]的发音:[ø]与普通话中ei[ei]韵母中的e[e]发音部位相同,区别是[e]不圆唇,[ø]圆唇,所以可先发[e],舌位与开口度大小不变,然后把嘴形收拢,形成圆形,就变成[ø]。Рê,在汉语拼音方案中代表[ε]。如拼音字母B、C、D的字母名称分别读作bê[pε]、cê[ts’ε]、dê[tε]。这里用ê代表上海话中的[E]。[E]的开口度比[ε]略小,所以可以先发[ε],然后把舌位与开口度稍稍提升一点儿(即舌位抬高一点儿,开口度缩小一点儿)就可以发出[E]来。如果一时纠正不了,只会发[ε],让[ε]进入上海话,也可以,因为在上海话里,[ε]、[E]属于一个音位,把[E]发成[ε]不会引起字意变化。Р上海话的零声母发出音前基本都有一个喉部瞬间紧张的过程,这是因为零声母字的元音前往往会有喉塞音[ʔ]作瞬间的过渡(大约只有“阿姨”或孩子呼叫的“阿婆”这两个词中的“阿”字,在发音时没有喉部紧张过程)。这里不把它标出,因为有无紧张过程,基本不影响字音的识别,更不影响字义的辨别。Р在上海,近百年来始终存在苏北腔、广东腔、山东腔的上海话。这些上海话的字音相对于本地上海话字音而言,也是近似音。例如苏北人不会发“安” oü[ø]这个音,于是便用苏北话中的[uəi](威)或[o](喔)来替代[ø],在说上海话时,往往把“看”koü[k’ø]念成kuei[k’uəi]或ko[k’o](“魁”或“苦”)。我们应当认为这类上海话也是一种上海话,是具有籍贯群体性差异的一种上海话。这种差异正好体现了上海这个“五方杂处”的城市的文化兼容性特征。而且事实上这种差异始终没有妨碍过上海人(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之间的相互认同性和亲和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