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2006年以来,为了使在农村成立用水者协会工作全面启动,尽快推开,我们认真学习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思路,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先后组织19个乡镇水利管理骨干到甘肃张掖等地进行观摩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县水利管理工作实际,着手组建符合县情、水情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率先在全县部分灌区推行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模式,经两年多的努力,在全县初步建立了塘川镇甘雷中渠、红崖子沟乡达子沟灌区、加定镇灌区、哈拉直沟乡灌区、丹麻西渠灌区、林川乡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等16个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并且积极与审计事务所、民政、农行等部门协调办理了相关的注册、登记等手续。Р(三) 立规矩,定章程,群众参与,齐抓共管Р协会成立后,在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统一指导下,在村委会的协调帮助下,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认真讨论制定了切合各地实际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用水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会员公约》等规章制度,明确了会员代表、会长的职责和义务,对辖区以内的斗渠以下的田间沟渠,进行维修和管理,水量的分配和落实,用水矛盾的协调处理,水费的收缴等各方面的工作,都一一做了规定,落实到每个协会会员头上,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共同管水用水。通过制定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理顺了用水秩序,增强了节水意识,有效地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Р(四) 提高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Р以前,由于群众节水意识不强,人们普遍有大水漫灌的思想,使亩均用水量加大,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有些农户家地块分散且不平整,每轮水都要倒沟换坝,渗漏严重。协会成立后,会员们互相商量,村委会具体协调,调换了地块,平整了田地,合理调整渠道布局,实行连片种植,连片灌水,同时用水者协会按照核定面积,合理配水,严格水轮制度,切实克服了“大锅饭”灌水的弊端,水的渗漏和亩均用水量大大降低了,使群众自觉节约水资源的氛围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