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学生也很乐意接受,比空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Р 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可以这么介绍作者:明朝有一位书生,文章才气很大,“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你们知道这是说誰吗?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能这样吗?——由此引出对他的书斋名“七录斋”的解释:(少时)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遍,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学生听了,对远在几百年前的张溥有了感性的认识,甚至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也明白了背书的重要意义了。Р 2.含英咀华Р 文言文语言精炼含蓄,但其中的人文资源却是浩如烟海。只要我们用心挖掘,从人文的角度,从育人的角度,从发展的角度挖掘,定能使它为我们塑造学生的心灵服务。Р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优美的文赋,作者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借主客问答,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蕴含在文中的深刻的哲理需要在教学中细细品味和感悟,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来自苏轼的人文关怀引起学生对于人生逆境的共鸣和思考。再如《指南录后序》,读Р“呜呼!予之及于死者……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这段文字时,学生对文天祥的九死一生的遭遇唏嘘不已:一代忠臣,坚持气节,于国事告急之时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高贵的人格、正义的力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学习这样的文章,自然而然像是在和一个高尚的灵魂对话,能激起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能唤起学生心中对于气节良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