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Р二、教学目标?Р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Р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Р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Р三、教学重、难点Р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Р2.了解姓氏。Р四、课前准备Р1.生字卡片。(师生)Р2.课件。(教师)Р五、课时安排:2课时。Р六、教学过程Р第一课时Р(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Р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Р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Р3.揭示课题,并板书。Р4.随文识字:“姓”。Р(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Р(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Р(3)组词。Р(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Р(5)生描红。Р(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Р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Р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Р3.小组合作。Р(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Р(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