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对高校宗教渗透问题的再思考.doc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是高校思政教育必然的逻辑选择,也是大学生必修的学分。笔者以为:创新和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网络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应乎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必然之举。这是因为,流行思潮的片面摄取终究不能代替精神“主食”,食而不化是造成大学生“精神缺钙”的重要因素。顺应时代发展推行网络教育,辩证把握大学生宗教信仰及其教育,注意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宣传教育与环境治理的双向互动,这是网络新环境对思政教育提出的新命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创设马克思宗教观网络教育是大学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向度。 3.净化网络虚拟校园:涵化高校网络思想文化环境党的宗教政策是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重要政策依据和指导思想。加强党的宗教政策的宣讲,有助于消除宗教的负面影响,为涵化高校的思想文化环境提供政策引导。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是党的宗教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既不利用政权来推行某种宗教或禁止某种宗教,也决不允许利用宗教来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和社会生活等事务;无论信教或不信教,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执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此外,党的宗教政策还规定: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因为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这一规定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当然,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党员应该团结信教师生,以图和谐共治。同时,思政教育不能迎合迷信,更不能降低思想高度、价值标准,回避崇高,而应直面问题。当然,党的宗教政策所言指的“宗教自由”并不等于宗教的自在自流,而是说宗教应该在法律规制的限度内有序运行,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制度不允许在高校进行“组织化”的宗教活动。笔者对此的理解是:高校是育人之所、传授新知和思想的精神高地,高校思政教育理应坚持主流价值的主导性原则,倡导“学术有自由,课堂有纪律”的意识自觉,净化校园精神环境,不能为宗教迷信的传播提供时空场域,不能成为宗教传经布道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