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编码;(2)药物作用的靶发生改变:耐药菌株通过改变药物作用靶位,使抗菌药物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耐药性。如红霉素作用靶位是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4或LI2蛋白,当染色体上的ery基因突变,使L4或L12蛋白构象改变,便影响了红霉素的结合而产生耐药性。(3)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某些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基因突变造成细胞壁上孔蛋白的丢失或降低其表达,而影响药物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的运输。另一方面,某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中发现有四环素主动外排系统,将四环素从细胞内排出细胞外,由质粒编码。(4)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株的选择作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形成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使占小比例的耐药性突变菌株被选择并不断扩大。Р2、(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资料,供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参考。在临床上提倡和推广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避免滥用抗菌药物。(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应予隔离,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医务工作者定期检查带菌情况,防止耐药菌引起医院内感染。(3)加强药政管理。必须规定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必须规定避免使用供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或用于牧畜的治疗,以避免对医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4)研制新抗菌药物。根据细菌耐药性的机制及其与抗菌药物结构的关系,研制对耐药菌有活性的新抗菌药物。如新合成的耐酶青霉素能由于酣基侧键Rl的空间位障作用,而保护了β-内酷胺环,使其不被水解。(5)研制质粒消除剂。耐药性质粒在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方面占重要地位,研制质粒消除剂或防止耐药性转移的药物是很重要的工作。如用高温和漠化乙啶消除R质粒。(6)抗菌药物的"轮休"。细菌产生耐药性后,在停用有关药物一段时期后,细菌可恢复对该药物的敏感性,故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批交替使用,可能对控制细菌耐药性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