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试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55KB

文档介绍
“我”对祥林嫂那仅存的一点内疚与同情也随着祝福的空气飘散的荡然无存了。让读者体会到在人人都如此漠然的社会中“我”也只能随大流变得冷漠与无情了。Р还有卫婆子。如果说在祥林嫂两次到鲁家时卫婆子予以举荐还让人多少看出了在这宗法制度操控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无情与冷酷关系中尚存的那一丝温情的话。那在绑架祥林嫂事件中卫婆子的做法无疑是给那仅剩的一丝温情上浇了一盆凉水。这更增加了文章的悲剧气氛。祥林嫂正是在封建宗法礼教制度枷锁的控制之下,在人们的漠视之中,在热闹的祝福之夜带着对鬼神的恐惧,孤独的走向她生命的终点。鲁迅通过对热闹的自然环境的渲染以及对冷漠的社会环境的刻画揭示了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形成的必然结果。Р祥林嫂一生的遭遇,让人看到在她脖子上隐隐地套着封建社会的三条绳索——神权、族权和夫权。尽管她不断挣扎,表现出了最大的韧性,却依旧冲不破这罗网,争不到一个做普通人——实际上也就是鲁迅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10]的资格。然而封建社会的这三条绳索套住的又何止祥林嫂一人?《祝福》中的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苦苦的挣扎呢?他们的自私与冷漠不就是封建礼教下的畸形产物吗?任谁也都逃不脱这三条绳索的禁锢,挣扎的越厉害套得就越紧。祥林嫂死了,如果人们意识不到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是什么,那鲁镇其他的人不久也都会成为像祥林嫂一样的封建宗法礼教下的牺牲品。Р参考文献:Р[ 1 ]   鲁迅.《鲁迅全集》(1)[C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Р[ 2 ] 中国现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Р[ 3 ] [ 4 ] [ 5 ] [ 6 ] [ 7 ] [ 8 ]《祝福》.Р[ 9 ] 许寿裳. 《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生活》[A ]. 鲁迅回忆录: (上) [C ]. 北京出版社, 1999.Р[ 10 ] 鲁迅. 《坟·灯下漫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