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地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与专业文化的教育,让德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而是融入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Р(二)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Р 在一定的基础上,要突破单一课程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深化课程体系。一方面是研究针对学生某个就业方向上的多门课程的逻辑联系,开发综合课程或岗位训练,突出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根据地方行业特点和需要,借助校企合作的合力,开发校本课程,让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得以实现。Р(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岗位研究与教学能力::Р 师资建设是学校教育能力得到提升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除完成“青蓝工程”等基本工作之外,方法上应充分开发职教特点的途径,例如重视教师的进企业锻炼。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的岗位研究能力,为课程与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可能,在教研工作中提升水平并形成合力;提升教师的岗位教学能力,让教师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符合行业与职业需要的教育。同时,重视教师岗位素质的提升,对学校专业文化氛围的建设也很必要。Р(四)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形式多样的岗位教育:Р 校企合作在“走进来”的方面既有引进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通过讲座、授课、行业与企业展示等途径让学生直接得到岗位教育;也有让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幕后工作。在“走出去”的方面则包括了让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和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途径让学生进企业参与工作实践,提升自己的岗位能力,锻炼自己的职业素养。Р(五)重视就业工作与研究,不断反馈指导专业的进一步建设:Р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课程建设研究都是长期的工作,学生能否适应行业与岗位需要才是评价此二者是否成功的关键。除学生培养过程中与企业的交流外,就业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归结点,是必须负责任与重点研究的,要用对它的不断跟进研究促成专业建设的长期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