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Р2.1物料平衡计算[1]Р2.1.1计算原始数据Р基本原始数据有:冶炼钢种及其成分,铁水和废钢的成分,终点钢水成分(见表2-1);造渣用溶剂及炉衬等原材料的成分(见表2-2);脱氧和合金化用铁合金的成分及其回收率(表2-3);其他工艺参数(表2-4)。Р本次冶炼钢种为IF钢。РIF钢概述:IF全称Interstitial-Free Steel,即无间隙原子钢,有时也称超低碳钢,具有极优异的深冲性能,现在伸长率和r值可达50%和2.0以上,在汽车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IF钢中,由于C、N含量低,再加入一定量的钛(Ti)、铌(Nb)等强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将超低碳钢中的碳、氮等间隙原子完全固定为碳氮化合物,从而得到的无间隙原子的洁净铁素体钢,即为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Interstitial Free Steel)。Р发展历史:IF钢在1949年首次被研制成功,其基本原理是在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Ti,使钢中固溶C和N的含量降到0.01%以下,使铁素体得到深层次的净化,从而得到良好的深冲性能。但由于受到当时冶炼技术的限制,钢中原始的固溶C、N含量较高,所以需要加入的Ti含量也很高,达到了0.25-0.35%,Ti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稀有合金元素,在当时更是如此,因而阻止了其当时的商业化进程。直到1967-1970,由于真空脱气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需要添加的Ti合金元素含量(大约为0.15%左右)才正式出现了商用的IF钢,几乎在同时,人们也发现了Nb具有和Ti几乎相同的作用,但还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制约,其应用也只限于少量特殊的零件。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开始用连退线生产少量的IF钢,70年代末,IF钢成分大致为:0.005-0.01%C、0.003%N、0.15%Ti或Nb。到20世纪80年代,冶炼技术进一步发展,采用改进的RH处理可经济的生产C≤0.002%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