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如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叙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及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Р 艺术表现上,主要以铺排夸张、描摹渲染的手法,绚丽博富的辞藻,集中笔力来描绘物类、物象和物态,大有穷形尽貌之势。Р 语言样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最张依归于政治与道德的讽谏上,最好地体现了汉大赋劝百讽一、繁富靡丽的美学特征。但一味追求写物图貌也使其作品一定程度上缺少文学意境和内在神韵。Р (3)从东汉中叶到汉末的一百多年间,是汉赋的转变、衰落期。由大赋转变为抒情小赋。Р 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该赋篇幅短小,全用四、六句式,多用排偶,形式整齐,韵律和谐,语言清新明丽,写景状物以抒情,叙事议论以言志,情景交融,形成了诗意化的优美意境。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Р 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Р 第一、即以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的大赋来说,大都是对国土的广阔,水陆物产的丰盛,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的繁荣,以及汉帝国的文治武功的描写和颂扬,这在当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赋中对封建统治者的劝谕之词,也反映了这些赋作者反对帝王过分华奢淫靡的思想,表现了这些作者并非是对帝王贵族们毫无是非原则的奉承者和阿谀者。尽管这方面的思想往往表现得很委婉,收效甚微,但仍然是不应抹杀的。Р 第二、汉大赋虽然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后的很多诗文,往往在语言、辞藻和叙事状物的手法方面,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Р 第三、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Р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Р1、叙事诗的基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