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电力相位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58KB

文档介绍
相位判别方法Р忽略模块间的交互时间和电信号传输时间, 可以估算到发送端的发送时刻t0=t1-Tz-Tm, 即t1-t0=Tz+Tm。取时间段Tk=Tz+Tm, 假设发送端位于A相:如果接收端位于A相, 那么Tk应为工频周期T的整数倍, 即ΔT=Tk%T≈0;如果接收端位于B相或C相, 那么ΔT应分别近似为T/3和2T/3, 刚好是与A相同方向过零的时间差。Р由于忽略了模块间的交互时间和电信号传输时间并且存在计时误差, 将判别点扩大为一个区间:当0≤ΔT<T/6或5T/6≤ΔT<T, 接收端与发送端同相位;T/6≤ΔT<T/2, 接收端延迟发送端1个相位;T/2≤ΔT<5T/6, 接收端延迟发送端2个相位。Р本方法的三个要点为: (1) 发送端在过零时启动报文发送; (2) 接收端在接收报文的同时要记录时间间隔Tz; (3) 接收端计算ΔT= (Tz+Tm) %T, 判决相位。Р图1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总结。Р图1 电力相位识别的工作流程  下载原图Р3 结语Р本文所提的基于载波通信的电力相位识别技术通用于现行的大多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其主要的优点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技术的实施成本相对较低, 包括硬件设备、技术支持和后期维护等, 都不会占用太多的额外花费;其二是对硬件要求相对宽泛, 例如处理器模块中所用的单片机, 可以使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AVR单片机、8051单片机等。技术人员只需要完成相关的硬件安装和软件调试, 就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信息的采集和电力相位的识别;其三是该通信方式进行相位识别的准确率较高, 能够有效避免以往信号识别中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 保证了电力相位识别的准确率。Р参考文献Р[1]靖小平, 彭小圣, 姜伟, 等.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自动图谱识别在电缆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C]//全国第九次电力电缆运行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2012:288-29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