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能辐射到的寄主林分进行目测。当发现有病虫害发生时,勘测其发生边界,并勾绘到地形图上。通过线路踏查可以确定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范围、面积及有关林分因子。Р标准地调查是在线路踏查的基础上,对有害生物发生林分中设置的固定标准地或选设临时标准地进行抽样调查,以此确定所代表的发生范围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危害程度、虫龄虫态或感病等级等。Р3、监测新技术开发与应用Р1998年新昌、江山、建德利用性引诱剂监测板栗桃蛀螟种群数量变动。省局与中国林科院自主研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监测松褐天牛种群数量的变化,2000年开始已在全省推广应用。2005年余杭、安吉、中泰基地开展了佳多测报灯监测竹子害虫、绿化树种害虫。2006、2007年在淳安、瑞安、永康、江山、常山、松阳6个县(市)开展了松毛虫性信息素诱测预报技术试验,目前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Р三、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组织管理方案Р(一)指导思想Р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工作,结合我省林业现代化发展思路,按照“预防为主、测报先行”的工作方针,以全面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动态为目标,以主要发生区域和重大灾害为重点,建立比较科学的监测预报方法和比较完善的管理工作机制,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可持续控制林业生物灾害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信息。Р(二)工作思路Р根据国家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在巩固和完善我省原有监测预报网络、组织管理和技术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以掌握总体发生动态进行的面上监测和为防控局部区域生物灾害开展的生产性调查相结合,进一步规范监测的时间、范围、内容和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职能作用,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引进和推广诱捕监测技术和电子信息录入系统等监测预报新技术。逐步引入预测模型技术。在时机适宜时探索区域专业监测与社会组织协作自测相结合的监测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全省监测预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