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临床肿瘤学学科发展史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53KB

文档介绍
入1980S年代以后,一整套包括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筛选,临床前药理试验,和Ⅰ、Ⅱ、Ⅲ、Ⅳ期临床应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研究发展系统已经得到确立和完善,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实施,此举有力地促使了大量的安全有效、有改进的新药涌出。目前采用了代表大多数肿瘤组织类型和肿瘤来源的人类肿瘤细胞株建立抗恶性肿瘤筛选系统,并引入多药耐药性理论用于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当中。在化学药物方面,一些新合成的化合物包括抑制微管蛋白解聚的紫杉类,和抑制拓扑异构酶Ⅰ、Ⅱ的喜树碱类,鬼臼霉素类相继出现,一些改构的化合物在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方面起了推动学科进步的作用。包括表阿霉素、长春瑞滨、双氟胞苷、卡培他滨、草酸铂等;近20年来,新靶点药物不断出现,1980年出现了生物反应调节剂用来治疗恶性肿瘤,发展到今天形成了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单克隆抗体等系列方法,并取得里程碑标志性成果,个别单克隆抗体有着十分明确的临床有效率。细胞凋亡的概念出现以及与之相应的药物的出现,如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等,更加丰富了肿瘤药物治疗的内容;分子靶向药物、抗血管剂的出现也较大地推动了肿瘤内科的发展;在毒副反应预防和治疗方面,一系列促血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和化疗保护剂的出现,使得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损伤、消化道反应等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保证了化疗的安全性,大幅度降低了化疗相关死亡率;在临床实践方面,以更加合理的给药方式、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达到了较前有长足进步的疗效却不增加甚至降低了化疗毒性,同时与手术、放疗的合理有机组合的综合治疗得到了普遍重视。化疗由于可以使近20种肿瘤的治愈率得以提高,还能延长其他绝大多数种类恶性肿瘤的生存期,因而今天的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肿瘤内科也成为了临床肿瘤学中另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所包括的研究内容除了化疗外,还有内分泌、生物治疗、营养治疗、癌症的减症治疗、中医扶正以及临危关怀等。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