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敦煌艺术之美探究---三兔藻井图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702KB

文档介绍
同时也免除了许多人为的损坏,故保存得很完好。)Р三、三兔飞天图形态的构成之谜Р▲共生形态(形的共用法)Р就是形与形的轮廓线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相互借用,组成巧妙的两形公用一条轮廓线的形态,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Р三兔飞天藻井图,三支相互追逐的兔子本应有六只耳朵,但画面却让它们共有三只耳朵,画面构成一个三角形,简洁明快,巧妙生动。互相融入,互相借用,构成一个非客观存在的共形形态。现代立体派绘画中,毕加索作品中亦可经常看到共生构形方法的应用。如《和平的面容》,女人脸、和平鸽和橄榄枝三种形状有机地结合,显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Р Р▲比例的变异Р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具有自然相对的比例。人为地违反这种相对的正常比例,改变常规下物态的大小比例关系的“思维定式”,突破常规习惯的比例秩序。在保持原来形象不变的前提下,使所表现的物体比例发生根本的变化。使大的变小、小的变大,三兔飞天图突破事物之间固有的比例关系,使自由创造变为可能,观赏者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一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画面却蕴藏着现代设计的各种表现方法。三只兔子的身体比例都进行了微妙的变异,才使得与三只共用的耳朵协调合理的呈现画面。Р▲视错觉Р形成视错觉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它们可以是在快中见慢、大中见小、重中见轻、虚中见实、深中见浅、低中见高等,三兔飞天图中三兔与圆心外框自然成趣,顺时针圆周奔跑,莲花四周环绕飞翔的八飞天和旋动的天花,运动方向与三兔一致,仿佛连禁止的莲花也在旋转。此种构图给人以旋转的视觉感受,同时结构谨严,疏密相间,造型生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十分有趣味性。Р参考文献Р1 【今日话题--关注】敦煌:隋代的三兔飞天Р2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段文杰著甘肃人民出版社Р3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五卷Р4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构图思考————张东亮Р5 敦煌壁画艺术中的美学特征——陈海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