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之取汗,一切虚寒症均有效。Р十八、阳池穴Р1.部位:腕后二寸陷凹中(相当针灸的外关穴部位),属点型穴位。Р2.操作方法: 揉阳池——医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部,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的螺纹面揉之。Р3. 作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疼,降逆清脑。Р4. 主治:头晕头痛(各种类型之头疼均宜)、鼻塞流涕、感冒、急慢惊风及其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等。Р十九、天河水穴Р1.部位:前臂正面,由掌根到肘弯横纹中间一条直线,属长线型穴位。Р2.操作方法:推天河水——向心性推之,称清天河水(此穴无补法)。Р3.作用: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安神镇惊、利尿。Р4.主治:急热惊风、惊啼烦躁、弄舌、重舌、口疮、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麻疹、尿少等症。Р二十、退六腑穴Р1.部位:前臂内侧缘,由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属长线型穴位。Р2.操作方法:离心性推之,称退六腑。Р3.作用: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Р4.主治:高烧、急惊风、实热痰喘、便秘、热痢、痘疹、痄腮等一切热症宜之。Р二十一、上三关穴Р1.部位:前臂外侧缘,由掌根直上至曲池穴,属长线型穴位。Р2.操作方法:向心性推之,称推上三关。Р3.作用:培补元气、调和气血、能发汗,对疹毒内陷、隐疹不出等有显效。Р4.主治:表虚自汗、麻疹不透、先天不足、小儿瘫痪等症。Р二十二、威灵、精灵Р1.部位:威灵——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靠近食指掌骨侧, 属点型穴位。Р 精灵——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小指掌骨之间,靠近无名指掌骨侧,属点型穴位。Р2.操作方法: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Р3.作用:舒筋和血、开窍镇惊。Р4.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多在急救时配合使用,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Р二十三、五指节Р1.部位:手指各关节处。Р2.操作方法:医者以拇食二指相对掐之。Р3.作用:调和气血、开窍镇惊。Р4.主治:急慢惊风,能加强各穴功能,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