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灯调研Р一、春节跳秧歌灯概述Р秧歌灯又名宝塔灯,是流传于安徽来安及江苏江埔一带的一种民间歌舞。2006年12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来安县大英镇秧歌灯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Р据《来安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滁州之东,来安之南,方圆几十里,原是一片水乡泽国,人烟稀少,清政府为发展农耕,从徽州移民至三城、广大、大英一带定居,并圈圩造田,就地耕种,以增税赋。由于圩区受长江内涝威胁极大,每年夏季农田常被淹没,有时甚至颗粒无收,于是他们便祈祷神灵,以求保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在民间做会及寺庙集会期间说唱一些大吉大利、颂扬神灵之词,继而又发展成说唱农事的即兴表演。Р二、春节跳秧歌灯的艺术形式Р跳秧歌灯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所以逢年过节要在广场演出,上场人数多则82人,少则32人,另外加一个领队的。领队的一手撑着一把花伞、一手持着串铃,所以领队的也称为“主伞”,或叫“灯头”,其作用是领舞,服饰为箭衣、马褂、圆顶卷边黑色帽,脑后垂有长辫,脚穿短筒靴。Р三、春节跳秧歌灯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Р1、在创建和谐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秧歌灯乐观进取、和谐合作的精神,为创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支持。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民间文化,其本身就具有和谐的因素,它对维持社会稳定和谐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Р2、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秧歌灯作为地方民间文化的代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们日常生活。如今,民间文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与当地经济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文化生产力。Р秧歌灯和众多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一样,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长期创作出来的,不仅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调节了人们的情操,而且还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新农村等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保护和传承好秧歌灯这种民间文化,不仅具有文化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