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历史过程中一个生气蓬勃的发展阶段。Р Р 石窟寺的开凿,往往与所处地域及当时统治者的倡导密切相关。天龙山石窟自北魏末起开凿至隋唐,经历了五个朝代,北魏至隋唐,晋阳一直是北方地区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北魏晚期,晋阳居都城洛阳和故都平城之间,是勾通两个佛教中心的枢纽。天龙山石窟的初创,明显受到平城和洛阳佛教艺术的影响,北齐时,晋阳被冠于“霸业所在,王命是基”的陪都之称,实际上是皇室宣政之所,政治地位不言而喻,北齐诸帝皆崇佛法,因而天龙山石窟的开凿出了第一高潮。隋代开国,以晋王杨广为并州总管,杨广亦崇佛法。晋阳佛事虽遭周武灭帝法之厄,但经隋代又复兴隆重。李渊父子举兵于晋阳开创了唐朝霸业。但李氏父子尊道仰佛,使佛教受到了一定限制。武德至贞观年间,天龙山末见开窟与此有关,高宗和武则天颇信佛法,显庆末年曾亲巡州洲瞻礼佛寺。武则天时又于晋阳置北都突出了晋阳的政治地位。因而这一时期天龙山共开凿15个窟达到了鼎盛期。Р 天龙山石窟除保留了大量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更可贵的是保留了大量的建筑艺术,使我们得以看到唐以前的建筑情况,弥补了我国还没有唐以前的建筑实物的缺憾,从中还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已从汉晋庞大的高台建筑转向结构精巧的台基式建筑,从佛像形像上由南北朝的清瘦发展为隋唐的丰满,也可以预示出建筑由南北朝的清秀,向着雄魄、庞大的唐代建筑发展的趋向。我国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建筑历史,到这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南北朝的基础上,使建筑与雕刻艺术进一步融和提高,创造出统一和谐的风格,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为隋唐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Р Р Р 参考文献Р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Р 《中国雕塑史》梁思成著Р 《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李裕群著Р 作者简介Р 阴世国,男,河北冀县人,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1980年参加工作,文博馆员。现任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馆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