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简约中的厚重——徐长青老师《烙饼问题》教学片段赏析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63KB

文档介绍
,把烙饼方法的教学分为“两块两块地烙”“交替烙”“一块饼怎么烙”三个层次展开:从2张饼、到4张饼、6张饼的经验的点滴累积,再到3张饼、5张饼的规律的逐步形成,再到1张饼的规律之外的灵动思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帮助学Р 生理解了解决“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了优化的意识。这样的教学,一改往常的从“烙1张饼”开始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看到了教Р 师的匠心独运。除了结构性、逻辑性、思考性强以外,对每个活动,教Р 师都能为学Р 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Р 生经历“提出数学问题一解决数学问题一发现数学规律一建构数学模型”过程,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片段4】从策略到思想的提升(课堂小结后,教Р 师出示华罗庚像,并附上数学思想方法及其解释:统筹——从整体考虑,创造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Р 师孩子们,今天给你们带来这么好的思想方法,你应该感谢谁?Р 生(齐)华罗庚爷爷。Р 师华爷爷已经不在了。你们还应该感谢谁?Р 生Р (齐)徐老Р 师。Р 师如果有一天徐老Р 师也不在了,怎么办呢?Р 生还有我们。Р 生Р 我们把它教给下一代。Р 生我们会把它传下去。Р 师(感慨)是啊,这就是这节课我要带给你们的思想。我真心希望你们甚至你们的下一代能把我们国家的这些思想的精华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比你们考100分更重要。孩子们,你们能做到吗?Р 生Р (齐)能!(教室里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在一般的公开课或示范课的结尾,教Р 师往往会让学Р 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但这里,教Р 师却用一段和学Р 生的对话,把“烙饼问题”教学的主旨演绎得更加深刻、别致,让学Р 生感悟到了智慧、文化的传承,历史、文明的厚重。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但要教给学Р 生知识,更要传达一种思想,传承和发扬人类的智慧和文化,从而让学Р 生走出课堂也能热爱数学。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