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 (3)指标测量。Р 为了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同时减少移架作业对测量的影响,确保测得数据准确,测点设置在42112胶运巷和回风巷。为了增强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每条巷道设置3组测点,每组间距20 m,第一组分别设在上、下隅角位置,距离第3组测点100 m的位置设观测点,以便于数据统计。氧气浓度通过束管埋线,使用多功能鉴定器配套氧气测定管测量,温度由热电偶测量,将束管、热电偶线缆使用DN25钢管进行保护,采样器使用DN50钢管保护,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Р (4)数据分析。Р 测点进入采空区后,采煤作业期间每次移架时对测点温度和氧气浓度进行一次测量,当氧气浓度小于5%并趋于稳定时(继续测量5次),停止该点测量,否则须进行多点测量。根据胶运巷1#~3#测点,回风巷4#~6#测点测得氧气浓度按照“三带”标准分别进行划分,各测点之间、胶运巷和回风巷对应Р“三带”进行对比,得出划分范围,结合测得温度参数,查看氧气浓度在5%~15%区域是否存在明显温升,进一步确定氧化带范围。Р 4 结语Р 氧气浓度可以作为凉水井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划分主要指标,温升速率为辅助参考指标。采取胶运、回风巷向采空区埋管、多次设置测点的方式测得相关数据,通过详细对比可以准确划分“三带”范围,为矿井后期采空区自燃发火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Р 参考文献Р [1] 王德明.矿井火灾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Р [2] 王云.矿井火灾预防与处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Р [3] 范天吉.矿井防灭火综合技术手册[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Р [4] 邓凯,袁树杰.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的划分及实测[J].煤矿安全,2012(5):141-142. Р [5] 杨宏民,李化金.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指标的探讨[J].煤矿安全,1998(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