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非遗”产业化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28KB

文档介绍
是一些过去的、原有的文化,而我??现在要保护的应该是一种活的文化――‘原生态’文化。”杨华武是北川县青片乡生人。汶川地震后一个月,死里逃生的杨华武依靠援建者提供的60万启动资金,着手组建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先后组织数百场慰问演出。Р “许多人不理解,地震刚结束就载歌载舞。但我很明白,演出不是为了遗忘,而是抢救人们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传承。”杨华武对仅存的原生态羌歌、舞蹈形态进行深度考察、了解,通过影视多媒体方式去收集整理。Р 曾经,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人打造的“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将非遗元素成功融入旅游场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杨华武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与著名导演相比,他的底气在于羌族文化的底蕴和沉淀。Р 祁秋生是杨华武艺术团的团员之一。他原是羌族释比(相当于汉族的“端公”),羞涩且沉默,安静的在火炉旁制作一只口弦。后来他吹奏羌笛、口弦,敲响羊皮鼓,还跳了一段敬神的舞蹈。我感觉彼时他在进行一种外人无从感受也无法干涉的交流,他的眼中没有作为记者的我和我的摄影同事。Р 杨华武和他的艺术团每个月发给祁秋生3800元,祁则制作定额的羌笛、口弦和羊皮鼓,必要时为艺术团排演提供原生态的灵感。如今,杨华武的艺术团招来老中青有机结合的81名团员,而且其中还有32个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涵盖了羌年、释比、羌笛、口弦等七八个项目,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羌文化传承体系。Р 目前困扰杨华武,乃至张桂熙和朱红志们的关键,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出口结构的调整,基层(如政府和商业机构如何)为农村的“非遗Р”项目的生产提供渠道,一个是“非遗”的保有者和传承者如何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Р 但有一点,杨华武们是坚定的,即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包括生产性方式和产业化方式,“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蕴涵)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