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带的路面实测代表弯沉值。Р结构组合Р3.3.1 沥青路面Р1 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与厚度应与现状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基层。Р2 层间结合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布的连续性。面层与基层之间宜根据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适当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Р3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 0.3;土基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 0.08~0.4。Р4 修复路面结构应不低于原路面结构,局部加固处理,结构层次不宜过多。Р5 沟槽分段回填时,交接处应做成阶梯形,阶梯长度应大于层厚的两倍。Р6 凡具备机械摊铺条件的必须进行机械摊铺。Р开槽宽度Р3.4.1 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不小于800mm且沟槽的顶部开挖宽度应不小于1000mm;若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小于800mm时须采用特殊材料回填以满足道路功能的要求。Р3.4.2 在下列天然湿度状态下的土层中开挖沟槽,且地下水位低于槽底时可开直槽,不设支撑,但槽深不得超过以下数值:Р 砂土和砂砾土 1.0mР 亚砂土和亚粘土 1.25mР 粘土 1.5mР施工现场条件允许,土层坚实及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且挖深不超过3m时,可采用放坡法施工。放坡开槽的坡与深度关系按表3的要求执行。Р表3 放坡开槽的坡度与深度关系Р土壤类别РH:DРH<2mР2m<H<3mР粘土Р1:0.10Р1:0.15Р砂粘土Р1:0.15Р1:0.25Р砂质土Р1:0.25Р1:0.50Р瓦砾、卵石Р1:0.50Р1:0.75Р炉渣、回填土Р1:0.75Р1:1.00Р注: H为开槽深度,D为放坡(一侧的)宽度。Р注:H为开槽深度,D为放坡(一侧的)宽度,B为开槽的底部宽度。Р图3 放坡开槽示意图